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留住核心员工五措施

2005年12月14日    管理和人物   http://www.chinaspeaker.com.cn
    1.支付有竞争力的薪酬。西门子全球总部人事副总裁高斯说:“我们西门子这么大的公司能凝聚在一起,它的凝聚力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金钱,一是人力管理。”西门子尚且如此重视薪酬管理,充分说明了薪酬管理的重要性。对于每一个职位,社会都有一个平均薪酬,这是人才接受工作的下限,也是一般的薪酬水平。然而,对于核心员工而言,他们所创造的效益,远远高于企业员工平均效益,他们的价值,也应远远高于社会平均薪酬。因此,核心员工的薪酬应随行就市,确保其薪酬水平与其创造的价值相应,甚至不能低于意欲挖角的竞争对手的出价。只有支付了具有绝对竞争力的薪酬,核心员工才可能不被竞争对手挖走。当然,在为核心员工提供具有绝对竞争力薪酬的时候,还需要对薪酬结构做好设计,实行年薪制、项目制、股票期权制等,使薪酬结构满足核心员工的个性化要求。

    2.安排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核心员工的能力超群,如果他们能挑100斤的担子,却只安排了50斤,一来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二来核心员工也不满意,认为自己的价值未能充分发挥。因此,企业要帮助核心员工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能挑100斤的情况下,让其挑满,并在其愿意的情况下,适当加压,使其工作更具挑战性,并激发核心员工的潜力。使工作富有挑战性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通过工作轮换和工作丰富化来实现。 当核心员工觉得现有工作已不再具有挑战性时,管理者可以把他轮换到同一水平、技术相近的另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岗位上去,可以减少核心员工的枯燥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忠诚度。

    3.建立职业管理机制。在核心员工当中,一部分人希望通过努力晋升为管理者;另一部分人却更希望在专业上获得提升。因此,组织应该建立迎合需要的职业管理机制,来满足不同价值观员工的需求。例如微软公司便采用了双重职业途径,并获得了成功。为了留住技术人才,微软公司曾采取将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推到管理者岗位上的方法,但该方法对于那些只想呆在本专业而不愿担负管理责任的技术人才来说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由此产生了核心员工的职业管理问题。微软公司不愿因职业管理问题而失去这部分核心员工,于是,他们改进工作,在技术部门建立了正规的技术升迁途径,承认他们并支付相当于一般管理者的报酬。同时,为了使不同的职业部门之间形成可比性,微软还在各个专业设立起“技术级别”。这些级别既反映了技术人才在公司的表现和基本技能,也反映了经验阅历。这一职业管理方案的推行迎合了核心技术人才的需要,提高了他们的忠诚度。

    4.关心健康和日常生活。人是感情动物,感情因素往往影响到人才对公司的印象,影响到人才的忠诚度。因此,企业应对核心员工实施无微不致的亲情化管理,就像长辈对待自己的小孩一样,悉心照料、精心培育,而受惠的核心员工也会知恩图报的。一方面,企业要关心核心员工的健康状况。由于核心员工的工作压力较大,缺乏应有的锻炼和娱乐,长期如此健康状况会受到威胁。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向IBM、宝洁公司学习,它们不仅每年都安排员工体检,而且每年要组织1~2次的度假,对核心员工的健康状况十分关照;另一方面,企业要关心核心员工的家庭生活状况,要尽力帮助核心员工达到工作和家庭相互平衡。3M公司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成功。为了方便员工处理一些生活事务,公司将一部分场所租给了银行、洗衣店、汽修公司、旅游公司等服务性企业。这样,公司员工就可以很方便地干完“私事”,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更集中的精力从事工作。

    5.提供和谐的人文环境。要提高核心员工的忠诚度,建立和谐宽松的人文环境很重要。一是组织要提高管理手段的亲和力,就要将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员工的私人领域,通过人际交往增强凝聚力。比如人力资源部要真心与核心员工交朋友,在布置任务时,不是生硬地下达命令,而是在谈心中完成;二是避免核心员工之间的过激竞争。 对于核心员工来讲,工作群体是表达自己的挫折感和满足感的主要社交场所,因此,沟通提供了一种释放情感的情绪表达机制,满足了员工的社交需要。同时,通过交流与沟通,还可以共享知识、交流信息,有利于核心员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三是交流与沟通可以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通过亲密无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向员工传递企业的战略和目标,有利于增强核心员工的主人翁观念,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促进企业的发展。
来源: 北京人才市场报
 
网址之家    360安全网址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4 电声网 版权所有
网络实名:电声网    通用网址:电声网
直接在地址栏输入“电声网”即可访问本站
电话:+86-573-84291266 传真:+86-573-84291058  
电声网客服热线:159 6838 839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40350   浙ICP备110160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