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没有制约的管理“艺术”之风不可张

2007年05月21日    管理和人物   http://www.chinaspeaker.com.cn
管理理论界有人把成功的管理看做是一种艺术,其实不尽然。从西安某气调库“25吨库储石榴成破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管理固然应当讲求艺术性,但切不可脱离实际进行什么艺术“创作”,以免造成误导或者遭到经营实践的惩罚,尤其是在国有企业,没有制约的管理“艺术”之风不可张。

    管理“艺术”在双轨制中嬗变

    数年前的春节前夕,《华商报》以“25吨库储石榴成破烂”为题披露了一个涉农事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临潼区42户石榴种植户在三个多月前,将25吨成熟的石榴存储在地处西安的某气调库,本想依托“高科技”把石榴存放在春节前,以便卖个好价钱,高高兴兴过个年。但是当他们从气调库里提出石榴后却发现,虽然外表光亮,里面的石榴籽却变了质,果农们顿时傻了眼。石榴不能拿出去卖,这年该怎么过?果农们纷纷要求气调库赔偿损失。

    该气调库是省上的一个科研机构,由欧共体技术援建而成,拥有曾经是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气调设备,在苹果储藏方面曾取得过一个个骄人的成绩,果农因此对它比较信任。当该气调库被省上核定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后,不能不走向市场,资金紧张起来。z主任此时到气调库任职,专长虽然不在气调储藏保鲜领域,但是对资本运营颇有一定的能力,自信搞活一个小小的气调库不在话下。从秋季签订的仓储合同来看,苹果的储量不足,气调库的收入将直接受到影响。于是z主任便把眼睛盯住了临潼的石榴,决定增加石榴贮藏业务。气调库从没有大批量储藏过石榴,技术人员对能否达到石榴的保鲜效果并没有把握,提出了异议。z主任在批评技术人员思想保守的同时,与临潼石榴协会鉴订了一个石榴储藏“试验合同”,自以为经过这样的“艺术”处理,既达到创收的目的又不承担风险,两全其美。但是事情并非那样简单。

    这么多的库储石榴成破烂,在临潼的石榴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对于一个专门从事“气调储藏技术研究”的气调库来说,应当是一个重大事故。在没有取得可靠的技术保证的情况下,就贸然进行大批量的储存,z主任显然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失误的领导责任。z主任却不以为然,在员工面前仍然振振有词:这是“试验”合同,石榴存坏了并不奇怪,合同并没有写错。我们四个月的储藏费是3万多元,我们的损失谁来赔?

    果农却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既然我们要以每斤0.6元钱给你交仓储费,你们就有责任把石榴存好。你们是省上的“正规”单位,有“高科技”,我们咋能不相信你们。从石榴协会传来的消息更不容乐观:果农们一年就指望这一季石榴的收入,拿不到自己的血汗钱,引发了不少家庭矛盾,弄不好要出人命,这个年怎么过?z主任这才放弃了自己在合同上略胜一筹的优越感,放弃了打官司要仓储费的念头。《华商报》披露了此事之后,z主任在舆论的强大压力面前,只好答应“借给”果农6万元钱过年。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过年后,果农们不断向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上访,要求气调库赔偿全部损失。经过三番两次的讨价还价,赔偿款锁定在十余万元。事已至此,z主任总应该为这次仓储业务的失误而内疚吧。恰恰相反,z主任努力显示的管理“艺术”,摆出了一幅不与农民一般见识的架式,反复向大家说明自己在处理赔偿向题时如何深明大义,有理有节……。出人预料的是,过了几个月,z主任自豪地宣布:石榴仓储损失被他巧妙地解决了。原来,气调库仓储石榴涉农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z主任又以保护果农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为由向上级要求财政拨款,上级主管部门不能无动于衷,只好提供资金。

管理理论界有人把成功的管理看做是一种艺术,其实不尽然。从西安某气调库“25吨库储石榴成破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管理固然应当讲求艺术性,但切不可脱离实际进行什么艺术“创作”,以免造成误导或者遭到经营实践的惩罚,尤其是在国有企业,没有制约的管理“艺术”之风不可张。

    管理“艺术”在双轨制中嬗变

    数年前的春节前夕,《华商报》以“25吨库储石榴成破烂”为题披露了一个涉农事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临潼区42户石榴种植户在三个多月前,将25吨成熟的石榴存储在地处西安的某气调库,本想依托“高科技”把石榴存放在春节前,以便卖个好价钱,高高兴兴过个年。但是当他们从气调库里提出石榴后却发现,虽然外表光亮,里面的石榴籽却变了质,果农们顿时傻了眼。石榴不能拿出去卖,这年该怎么过?果农们纷纷要求气调库赔偿损失。

    该气调库是省上的一个科研机构,由欧共体技术援建而成,拥有曾经是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气调设备,在苹果储藏方面曾取得过一个个骄人的成绩,果农因此对它比较信任。当该气调库被省上核定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后,不能不走向市场,资金紧张起来。z主任此时到气调库任职,专长虽然不在气调储藏保鲜领域,但是对资本运营颇有一定的能力,自信搞活一个小小的气调库不在话下。从秋季签订的仓储合同来看,苹果的储量不足,气调库的收入将直接受到影响。于是z主任便把眼睛盯住了临潼的石榴,决定增加石榴贮藏业务。气调库从没有大批量储藏过石榴,技术人员对能否达到石榴的保鲜效果并没有把握,提出了异议。z主任在批评技术人员思想保守的同时,与临潼石榴协会鉴订了一个石榴储藏“试验合同”,自以为经过这样的“艺术”处理,既达到创收的目的又不承担风险,两全其美。但是事情并非那样简单。

    这么多的库储石榴成破烂,在临潼的石榴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对于一个专门从事“气调储藏技术研究”的气调库来说,应当是一个重大事故。在没有取得可靠的技术保证的情况下,就贸然进行大批量的储存,z主任显然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失误的领导责任。z主任却不以为然,在员工面前仍然振振有词:这是“试验”合同,石榴存坏了并不奇怪,合同并没有写错。我们四个月的储藏费是3万多元,我们的损失谁来赔?

    果农却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既然我们要以每斤0.6元钱给你交仓储费,你们就有责任把石榴存好。你们是省上的“正规”单位,有“高科技”,我们咋能不相信你们。从石榴协会传来的消息更不容乐观:果农们一年就指望这一季石榴的收入,拿不到自己的血汗钱,引发了不少家庭矛盾,弄不好要出人命,这个年怎么过?z主任这才放弃了自己在合同上略胜一筹的优越感,放弃了打官司要仓储费的念头。《华商报》披露了此事之后,z主任在舆论的强大压力面前,只好答应“借给”果农6万元钱过年。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过年后,果农们不断向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上访,要求气调库赔偿全部损失。经过三番两次的讨价还价,赔偿款锁定在十余万元。事已至此,z主任总应该为这次仓储业务的失误而内疚吧。恰恰相反,z主任努力显示的管理“艺术”,摆出了一幅不与农民一般见识的架式,反复向大家说明自己在处理赔偿向题时如何深明大义,有理有节……。出人预料的是,过了几个月,z主任自豪地宣布:石榴仓储损失被他巧妙地解决了。原来,气调库仓储石榴涉农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z主任又以保护果农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为由向上级要求财政拨款,上级主管部门不能无动于衷,只好提供资金。

这样在气调状态下观察似乎还不错,但是等到果农来拉石榴时,却出现了“库储石榴成破烂”的结果。
    有意思的是,作为专业化的气调库,“试验合同”却规定气调石榴的贮藏技术参数由石榴协会确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气调库的技术人员都成了执行的工具,使人弄不明白谁在作石榴贮藏试验。当石榴贮藏出现问题后,z主任又对技术人员横加指责,这也许依然是在表现管理艺术,只不过把责任归罪于仓储技术人员显然不能令人信服。

    只有约束有效才能使管理“艺术”回归理性

    “25吨库储石榴成破烂”与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损头相比,或许不足为奇,奇怪的是事情发生后,z主任可以用“25吨库储石榴成破烂”不赔反赚的事例展示自己管理“艺术”之高超,他后来被迁调至更为重要的领导岗位似乎也证明了一点。也许我们不能用“25吨库储石榴成破烂”不赔反赚的不正常现象证明管理不是艺术,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无论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都有一定的约束条件存在。而在管理不受制约的情况下,把管理当作艺术显然是一种误导,它将使不受约束的管理更加“艺术”的远离科学的轨道。正如在经验主义面前不必讲实践的重要性一样,在不受约束的管理面前,我们需要强调的是科学的态度而不是艺术的境界。否则,艺术的管理就会成为不规范管理的代名词。

    首先,只有在代理人责任追究制度的约束下,才能促使管理者既重视管理的科学性又重视管理的艺术性。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下,“一把手”犹如一方“诸侯”,可以为所欲为的体现自己的管理“艺术”。应当承认,在体制改革抓大放小的努力中,效益较差的企事业单位不给上级增加新的“负担”已属不易,但是没有谁能制约“一把手”却不能不说是一种体制上的缺憾。政府作为所有者,从社会稳定等方面考虑又不能不为自己的“代理人”的不良行为负责,这实际上是在为他们的管理“艺术”提供兜底的物质“保障”。气调库的z主任并不是不知道应当总结“25吨库储石榴成破烂”的教训,但是如果在总结中找不到一个责任的承担者,对此负责的明显应当是他自己,这当然是他不愿看到的。当政府机关为“25吨库储石榴成破烂”拨款之后,并没有明确这是属于补贴的性质还是属于投资的性质等等,似乎也就成了z主任施展因祸得福艺术的“酬劳”。反过来说,只有建立和完善代理人的问责机制,使他们能够真正为自己的管理行为负责,尤其是要为自己管理上的失误承担赔偿责任,他们才不会如此草率地凭想当然行事,才不能不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抓管理。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将管理推向艺术的境界,那才是难能可贵的。

    其次,只有在监督制约机制富有成效的情况下,才能及时纠正管理者偏离科学管理轨道的“艺术”倾向。将管理推向艺术的境界也许是成功的企业家孜孜追求的目标,但是艺术也是要遵循一定的创造规律,更不能背离基本的生活准则,最终要经受优胜劣汰的无情考验。z主?有人反对,只是反对意见不足以阻止z主任的“成命”,反而会成为z主任可以随时“踢开”的障碍。气调库沿袭既存的行政管理模式,实行的是主任负责制,人财物大权由一人独揽,z主任有权相机行事;气调库又没有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等相应的治理机构,在内部无法对z主任产生实际的制约作用,经营成败也只有听任z主任个人进行“艺术”的处理。假如气调库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及时进行制度上的跟进,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z主任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偏离科学轨道的倾向就有可能得到及时的制止或者补救,绝不至于让他把管理过程像艺术创作那样任意发挥。

其实,这种管理根本称不上什么艺术,只是在其奈我何的情况下对各种规则的极度蔑视和戏弄。
    再次,只有以市场上的优秀品质取胜才能使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建立在可靠的规则基础之上。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在管理实践中体现出个人的风格,甚至一定的机巧原本是正常的,但其真正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市场效益中。z主任在石榴储藏中过于倚重管理技巧,把仓储合同写成试验合同,从文字上看似乎可以减轻自己的很多责任,成为自己的得意之笔。其实这种玩弄概念的技巧用错了地方,因为果农是务实的,他们要得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至于你能在概念上搞名堂得什么便宜他们可以理解但并不计较。这也不能抱怨农民没有法律意识,该“试验合同”本身就存在着没有试验成果归属、缺少风险承担方式等必备条款,实质上是我出仓储费,你提供仓储服务的买卖。而且该“试验合同”是z主任同临潼石榴协会签定的,石榴协会作为社会团体法人,在经营活动中与其会员是相互独立的主体,果农又是以自己独立的身份一家一户将石榴送进气调库的,形成的是事实上的仓储合同。单凭这一点来看,z主任的管理“艺术”就有很大的缺陷。尽管z主任在“25吨库储石榴成破烂”中不赔反赚,那并没有在市场上创造社会财富。假如市场竞争避免了逆向选择的现象,促使z主任把自己的心计真正用在气调储藏的谋篇布局上,通过管理创新促进石榴储藏难问题的解决,切实提高贮存质量,不仅自己可望成为赢家,也算是为农民办了实事,那才真正体现了管理的完美。

来源: 中国管理传播网
 
网址之家    360安全网址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2024 电声网 版权所有
网络实名:电声网    通用网址:电声网
直接在地址栏输入“电声网”即可访问本站
电话:+86-573-84291266 传真:+86-573-84291058  
电声网客服热线:159 6838 839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40350   浙ICP备11016018号-1